河流辩证法与葛洲坝工程
河流辩证法与葛溯坝工程韩一山- e河流辩证法属于自然辩证法范畴,它是研究河流运动演变规律的。研究河流辩证法.是为了认识河流,以达到改造和利用河流的目的。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认识长江.建设长江,当前的重点是建设好葛洲坝工程。要认识长tI:这样巨大的河流,达到一定的深度,指导建成葛洲坝工程,更必须经过实践一一认识——再实践一一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作好葛洲坝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不是几个人,也不是少数人,而是由相当多数人来进行的。他们的认识不可能-致,组织各种不同认识的单位和人,统一行动,完成任务,又是二个领导思想的辩证法问题。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大协作,但也要克服经济体制中一些有待改进的缺点。总之,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些错综复杂、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矛盾问题.下面着重从葛洲坝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方面,谈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矛盾的揭露葛洲坝第一期工程己经基本建成,所有存在的重大问题都己逐步解决。为了总结经验,有必要把一些问题作如下概括.(一)葛洲埂工程和三峡水利枢纽的关系葛洲坝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主体工程一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计划的组成部分。亦是三峡水科枢纽这个统一体的对立面,见图l。我们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刘,从全面考虑研究三峡枢囝1互峡水利枢纽;畴于蠢工程比较坝址示意图纽的时候,发现它在综合利用水利资源方面有一些矛盾,需要往三峡大坝以下四一{‘余公里处·34·修建葛渊坝工程才能解决.因此二者是一个整体.三峡水幂lj枢纽要承担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和水利卫生等各项任务,其中发电与航运的矛盾最大。枯水季节一天之内,当全国电网需三峡担负尖蜂负荷时,电站的绝大部分乃至全部机组均要启动,这时下泄流量达多秒立米。而当全国电网不需三峡多发电时,随着多数机组的关闭,三峡以下河段又会出现枯水季节的水流情况,下泄流量忽大忽小的大幅度变化,非常不利于航运。在下游有了葛洲坝工程就可以调节三峡电站下泄流量,可以解决和改善三峡到葛渊坝四十公里和葛洲坝以下相当长河段的航道。按规划程序,先建三峡工程或两者同时建成,三峡水库拦蓄了全部泥沙,也调蓄了洪水,葛渊坝工程的技术问题就简单得多了。由于种种原因,葛洲坝工程先予三峡工程兴建,这样葛洲坝工程的性质就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首当其冲承担长江上游大量洪水和泥沙的独立工程,问题就十分复杂。(二)先建葛溯坝的男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三峡工程巳做过设计雨葛渊坝工程还没有。单独修建葛洲坝工程,在规划上应该重新论证与三峡工程的关系,也就是应该作出先建葛洲坝的规划论证,并据此作好设计。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是在文化革命中开的工,打乱了基建程序,实行“三边”政策,即边勘{l!!『,边设计、边施工。一般工程搞。三边”也往往造成严重恶果甚至失败,何况在长江这样大0勺河流上兴建如此复杂的工程,这是行不通的。最后不得不被迫停工,重新规划设计.(三)由于前面两个矛盾所弓I起的问题葛洲坝工程设计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年都是完不成的,而当时工程投资已达两亿七千万元,数万工人坐等设计。时间越长浪费越大,所以周总理确定,也征得我们的同意。要在停工的两年内拿出设计来,时间与任务的矛盾十分突出。当时叫做修改初步设计,事实上原来只有一个设想,名日修改设计实为重做设计。(四)一般水工建筑物都有河流学问题葛洲坝工程与一般的水工建筑物不同之处,在于河流学问题是研究葛洲坝工程的主要矛盾,以上三个矛盾的妥善解决,主要也是看河流学问题解决的程度而定。在没有修建三姨工程的侍况下。葛洲坝工程既不像一个凋:宵水库,也不同予少沙河流上的径漉电站,有些水工建筑物设计人员往往不注重研究河流学,而菜些专门研究泥沙的人员,又往往把泥沙看作孤立的事物.没有把水流和泥沙看成整体。其实整治一:段复杂的河道,要比修建一座高坝水库更为复杂.葛洲坝工程的复杂性就在于怎样运用河流学的原理解决工程的重大问题。河流学的核心是河流辩证法,河流是卣水流与河床两个对立物组成的统一体.在平原河段,水流与河床之间l您关系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水流创造或冲刷河床,河床约束水流;另方面水含有泥沙也搬运泥沙,而泥沙有时成为水流的组成部分,有时又淤成河岸或沙洲。这样水沙关系就成了形成平原河流这个统一体的基本因素,而水流又总是河流的主要矛盾方面。河流的各种表现形态,都服从于水流与河床关系这个主要矛盾。或者说,这些现象都是水流与河床这个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例如常见的河床坡降大小,河弯半径大小,河流冲淤关系.水位流量关系,以及糙率或者通俗说是水流以及与它所接触物包括空气的摩阻关系等等都是这样.葛洲坝这个河段,:是从峡谷河段避入宽谷河段的过渡段。既有岩石河段的特征,又有冲·35·积平原河段的特点。这是一个奇特的河段,觅图2。从三峡峡谷出口,到葛渊坝约兰公里距离,河宽由三百米展宽为鸸干一百米,成为喇叭状,长江在这里又向右拐了一个九+度的急弯,两岸是犬牙交错的山嘴,主槽又位于凸岸一侧。它的垂直断面,在500米距离内,河底由海平面以下四十米,上升到海拔三+米,也即由一比七的反坡爬升了七+米。这样,水流状态,河势变化极其复杂。在流态上又是泡水、漩涡.又是剪刀水,船舶驾驶人员把这种流态视为畏途.在这样复杂的水流条件下,长江每年要下泄5亿多吨泥沙,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后果。在这个奇特的河段里,不仅要研究岩=}j河段水流与河床的关系,也要研究冲积河段水流与河床的关系,更要研究过水建筑物作为一段河床与水流的关系.1匀眠.j6淑一一一建鼬主她囝2葛溯坝工程坝线位置及天然流态图上述河流学问题的复杂性也表现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葛洲坝工程的主要矛盾,不是看得见的雄伟的建筑物而是河流与建筑物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刚开始进行重新设计的时候,人们感到葛洲坝建筑物伟大而复杂,耽心工程能否建成,所发生的一系列争论,有许多没有触及到问题本质,因为葛洲顽工程在河流学方面存在的复杂性,远不是从水工建筑物作为一种现象能直接反映出来的。例如:葛洲坝工程各种庞大的建筑物设计,复杂的计算问题和水利工程技术,过去很少遇到,个别问题甚至是无先例的。但是都没有河流学问题复杂。至子在世界三大河流之一的长江千流上,首次修建拦河工程,这里流量大、地质条件特别差,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尤其它又是一个低坝,从某些水工技术来说,在这里修建低坝比在其它某些地方修建高坝还更困难些。这神认识看到了河流问题的复杂性,但仍不能与河流规律在该河段潜在的复杂性相比。本来现象是反映本质的,且只有通过现象才能了解和认识本质,但并不等于凡是看到现象就一定能认识本质。只有认真分析研究了现象,找到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对葛洲坝来说,只有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各个建筑物与河流的关系,并找到其规律才能把现象与本质统一起来.二、葛洲坝的枢纽布置是怎样体现河流辩证法的为了用简明的形式表明河流辩证法与葛洲坝工程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坝区河势规划和枢纽布置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的布局如网3。·36·图3一体两翼在置方案图这个布局就是在葛洲坝拦河建筑物上游,两千五百米的河面中,两侧利用防淤堤与河岸形成各二百多米宽的引航道,中间是八百米宽的主泓河道。南津关以下到泄洪闸的长江主泓,也就是“一体两翼”中所说的“一体”。在这个主泓两侧,从引航道口门,也称运河口门开始,通向下游的航道为“两翼”,同时,这个主泓的下端,在接近泄洪闸的部位,其两侧各有一个侧向进水的电站引水渠道,也Ⅱq第二个。两翼。。这个。一体两翼。的布局,把所有的过水建筑物连成一个整体,也包括建筑物以下的河道规划在内。这个有机的整体,就是根据河流辩证法的原理布置的。在开始作枢纽布置时,我们把这种布局叫做葛渊坝工程坝区河势规划。这种河势规划就是葛洲坝工程初步设计的基本格局.葛洲坝工程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坝线和枢纽布置。所谓枢纽布置就是既要满足发电,航运、泄洪对各个建筑物正常运用的要求,同时又要使这些建筑物同上下游水流的关系协调.解决好回水区主泓积淤问题、坝区河势规划问题、排沙问题和水流流态问题等等。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碰到许多不同意见并发生过一系列的争论,这些争论在有关的设计完成之前都已得到解决。现在就把争论过的一些重要问题分别说明一下。(一)葛洲坝工程回水区淤积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葛洲坝工程重新规划设计之初,人们最耽心的是泥沙淤积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是分做两步进行的.第一步解决葛洲坝工程回水区全部河道淤积问题。长办根据二+余年研究长江的成果,认为这里的泥沙淤积不难解决。正如本文已经说明过的那样,葛溯坝工程建成以后,回水区范围内的这段长江,仍然基本上保持着天然河流的特性,只是泥沙颗粒和河床坡降进行调整。这个问题我们在六十年代曾作过专题研究,以后又将这个研究成果运用于黄河三门峡改建工程,也就是说用一比一模型验证了泥沙淤积和泥沙进出平衡等情况。三门峡工程改建后实际运转情况证明,比原研究时的设想还要好些。因此,凡有人怀疑·37·这种成果时,我们都同意他另做模型反复验证。当他们自己得到证明以后,也就终于相信了。第二步,用模型验证枢纽布置的各个建筑物布置与水流情况是否能满足工程运用的要求.葛洲坝工程第一个模型,是由长办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在工地合作的,该模型虽然简单,但放水所显示的情况,符合河流学原理。上述。一体两翼”的坝区河势规划想,就是根据这个模型所揭示的河流学原理制订的。这个模型放水时显示了如下几个特征,见图4; l、长江主泓在南津关段主流线较天然情况明显左移,南津关右侧深泓由于主流左移。显出了凸岸淤积面形态,说明葛渊坝建成后,长江主泓的河弯半径将要变大,这是河流学的必然现象。但主泓在进入泄水闸以前,与原葛洲坝顶冲,被迫向左弯曲进入泄水闸,出闸后又直冲西坝再右转汇入原大江河遭,该河段的河弯半径不符合长江这样巨大河流的需要.以后又经过挖除葛洲坝方案的试验,泄水闸向右展宽,试验表明,就符合河势规律了。2、在主泓进入泄水闸的同时,两侧各有一股侧向分流进入电站,由这两股侧向分流与主泓之间三角水形水域,都表现为回流状态,它必将是个落淤区。3、原拟定的两条航道位置,正处于回流域,模型显示从南津关进入三江航道和二江电站的水流,形象的说,水流不是直接走弦而是经过勾股弯遭,这种现象也符合河流学原理,如图5。因为中间是主槽,两侧是回流影响发生淤积,成为边滩,边滩对水流阻力比主槽大得多,水流必然流经阻力最小的线路,勾股的距离虽长,但阻力比较小。这种侧向水流,对于电站引水正好,而对航道则不合适,应该按河流学原理建成两条符合航运要求的人工运河,使船只走弦而不走勾股。在运河与主泓之间的落淤区,用堆渣建成防淤堤.按照模型反映的规律,制定。一体两翼。规划,说这种规划是根据河流学原理提出的,骚理就在这里:囝4最初的枢纽布置泥沙模型示意囝圉5葛测坝电站饲向进水图这个。一体两翼’规划虽然符合河流辩证法,但总还是有些人不相信.有人提出一个。鱼嘴。方案,也可说是双主泓方案.主张在南津关下口.两个引航道之间的主泓道上修建一个鱼嘴,将主泓一分为二,沿鱼嘴以下淤成一个大沙洲,如图6所示。这个方案不仅鱼嘴迎流顶冲难于施工,更使双主泓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反复试验得不到任何效益被否定了。另外一个方案是要恢复大江主泓,主张除二江外,还在大江也修建泄水闸.又经模型反复放水试验,该方案建筑物以上的淤积很不规律,且要大量减少装机容量也终于放弃了.关于挖除葛洲坝的方案,遭到更长期、更强烈的反对,但最后还是挖除了,这/f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我们将在下面另作说明。·38·这些不同意见也从反面证明了,人们只能利用河流规律而不能人为改造这种规律.(=)坝轴线是否移动问曩最初航运部门要求将规轴线向下移动,因为船闸以上引航道的下半段,必须有一定长度的直线段,如果短了就无法保证轮船安全进入船闸。引航道的上半段直至引航遭口门,因受地形限制,有一个弯圈6双槽方案布置田曲段,这个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也不能太小,小了船队转不过来。引航遭口门以上到南津关的航道是属大河河面的一部分,没有控制工程,那里水流流态复杂,而航运对流态的要求又非常严格,必须达到一定标准,轮船才能进入引航遭口门,所以要求坝轴线越往下移越好.这个流态问题如何解决,后面再另作说明,现在先讲坝线问题。从泄洪闸和电站的技术也枣来说,坝轴线最好不动,如果坝线下移接近西坝,提水闸遇到的问题最严重.因为经泄水闸下泄的长江主流直冲西坝,并被迫转向右岸,半径更小,这更加不符合河势规律.另外二江电站尾水壅高,影响出力.如坝线不移,泄水闸和电站下游的河势可以解决.像长江这样一条巨大的河流,它的主流线流向与河弯半径等规律,不可以由入的意志随意缩小到不准许的范围幅度以内,违反这个河流规律,工程就会遭到失败.(三)挖掉一洲埂问曩上面提到必须挖掉葛洲坝问题,现就这个问题作一个简要说明.葛洲坝工程因江中有一个葛洲坝小岛而得名,开始又以其有利于施工而被肯定.因此留恋者颇多。但是辩证法是无情的,暂时现象上的有利,随着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暴露出本质上不剃问题来。最早研究枢纽布置的人,已经发现葛洲坝在布置中发生很多困难,最好挖掉.接着在进行模型试验后,进一步发现葛洲坝顶冲上游主流,河势不顺,不能适应长江这样巨大河流的河势规律,必须挖掉.以后在研究泄洪问题对,为了满足宣泄特大洪水,原在二江布置的19孔泄水闸宽度不够,还需在大江第二期工程内再布置几孔泄水闸,这样布置永久泄洪和第二期施工导流泄洪不能结合,为解决施工导流泄洪安全,需要挖掉葛洲坝.与此同时,研究大江截流工程的人,也提出单靠原布置二江泄水闸泄水,截流水头高达4—5米,不能保证截流成功.于是有人提出提前下大江方案,郾提前在大江左侧急流中修几孔截流闸.这种截流闸即使化费巨大投资也无把握成功。假定能成,对长江航运影响很大。而挖掉葛洲坝,扩宽二江泄水闸,截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虽然以上几个方面都需要挖掉葛渊坝,但是对挖掉葛洲坝的认识还是没有统一,于是曾研究了一个。葛洲坝打滚”的方案,即把原有的葛洲坝挖掉填在他的右侧。后来在研究水轮发电机组中,发现原定十七万千瓦机组由于种种机械上原因,在最大水头时,还不能证明可以保证安全运用,决定改用12.5万千瓦机组,机组台数和电厂长度都要增加,原有河床宽度不够,只有挖掉葛洲坝才能布置得下。·39·到了这个时候,问题的认识已经统一。但是施工方面又赢人提出要利用葛渊坝小岛作为大江截流前进基地。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可以在原葛洲坝的有侧临时填一个小岛侮为基域解决.后来施工中就是这样做的。1981年夏天长江上游发生了特大洪水,七万余秒立米洪永安全通过i泄水阐。否劣同志说,’如果不挖掉葛洲坝,今年泄洪问题的严重陛就不堪设想了,..,!(四)各建筑物如何霄利于排涉...葛洲坝工程的所有过水建筑物,同时都有一个处理泥沙的问题。如何解决泥涉问题也同解决水瀛关系复杂阎题,蟮,,引起工许多争论。,.1、通航建筑物怎样解决淤积问题当时有一种主张,HL{做“常流水”冲淤方案..即在船阐的旁边安装两台机组,利用发电流量将引航道淤沙带走。,这明显不合河流学原理。因为弓:l航道要求水流的流速越小越好,、基本不流动,“常流水”方案在航道内经常有_定流速,不能保证船队安全进闸。、另一方面,这种“常流水”的流速,不仅不能冲沙,反而带进混沙把航道淤死..不同意这秘方案的人说这是“引狼入室”。通过对航道排沙问题的争论,使主张·。常流水”的人明白了流速大了不能通航,流速小了不能冲沙的矛盾.。,.、;一.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进行备种方案比较,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这就是。静水通航,动水冲沙”。:.,·.一、所谓“静水通航”,就是船队经弓}航道过船闸时,冲沙闸全部关闭,航道完全处于静水状态。所谓“动水冲浊::,就是在通航间隙,或一定条件下打开冲沙闸,使引航道形成一企高流速的泄洪道,可以把卵石和粗沙冲走,三江通航期间淤积的泥沙自然也都能惑走。,二1981年试航和冲沙成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正确。、;。。2、有关泄水闸安全问题之一即混凝土底板消能防冲耐磨问题。长江每年通过主泓下澉的推移质,即卵石和粗砂,约六千万吨,将要严重磨损泄水闸底板。更严重的是,设计泄洪建筑物时,如对河流学和水力学考虑不周,将造成水流不顺或形成回流。这样,水流带着砂卵石旋转,.更增加推移质过闸时的磨损作用,技术人员说这像“球磨机”,其破坏程度不堪设想“短时间就可以把混凝土饭磨穿,把钢筋磨断。。.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坚决避免。因此,要求设计工作必须尽量避免在泄水闸下游发生艮j流,同时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还必须研究高强度的厚层耐磨混凝土及混凝土施工方法。如图7所示。图7=江泄水闸剖面图3、如何减少担沙过机,减轻水轮机的磨损,也经过许多不同意见的争论,最后才达到缔一..当时有一种主张‘,限怄纽布置小减少装机五十万千瓦,把一部分大江电站改建成五孔泄水闸,17f:五孔泄水闸}:游建成一条独立河汉,把部分泥沙引向下游。这个方案的优点,…虽说也能减少少量过机租沙,阻LL之7少装饥五i‘万千瓦,每年少发电12『乙度,其效益裎然得·40 t不偿失。直到最后当考虑到修改大江引航道设计,增大大江引航道泄洪.’冲沙和排沙_能力时一;.才取代了这个方案。究竟如何更好地解决电站减少过机粗沙问题,最后还是通过改进原设计电站横向引水渠道得以解决的。改进的办法是:.第_步对“·体两翼”的第二个“两翼”口f-I,即电站上游引水渠范围,顺主泓方向各建一道?导砂坎”。这个导砂坎的长度和高度,必须经过模型试验精确验证设计要求的流态是否符合河流学原理。这就可以迫使含有粗颗粒泥沙的底部水流,顺主泓道经泄水闸排向下游,’该导砂坎只允许表层水流,即含沙量较少且泥沙颗粒细的水流,翻过导砂坎顶都横向进入电站引渠。.+ t t,,第二步在这个电站引渠道底部,难免还要一部分泥沙越过导砂坎,通过设在电站底部排沙底孔向下游排出,如(图8)。拳一..。一这样,江水在进入水轮机之前,经过两道排沙系统,情况就大大改善了。.:..4,‘由于认识了排沙与泄洪的同~性,因而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各建筑物下游的泥沙淤积问题,在今后运用过程中得到解决。..t图8二江电站厂房横剖面图.·r‘",L1,‘‘.?三、河势规划认识的深化过程、、_,现在再进一步谈谈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的关系问题。‘一.,经过对建筑物排沙问题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的内在连系。由于泥沙是河流这个统一体对立面的一个方面,对泥沙的认识加深了,自然也就加深了对河流这个整体的认识。;7河势规划布局寓初,我们设想“一体两翼”规划的主体泄洪只是依赖二江泄水闸下泄洪水和经电站引水匀的下泄水量,只是在特大洪水时才考虑三江航道泄洪,而没有考虑排沙系统同时也是重要的泄洪建筑物。把排沙建筑物看作是泄洪建筑物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当我们认识到三江冲沙闸和电站排沙底孔同时可作泄洪闸,连想到大江的所有过水建筑物也应该像第一期工程的水平,实行多用途。但还没有想到有争议的大江五孔泄洪闸,可以通过增大大江引航道泄洪流量的办法加以取代。随着我们认识的逐步深化,盔考虑二期工程大·4l·江引航道设计时.我们才进一步发挥建筑物的综合利用了。根据这种综合利用,进一步认识到了综合改进大江引航道与增大大江泄洪流量的重要性.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设计方面认为,大江航道的口门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第一是因这个口门处于长江凸岸.泥沙太多、太粗,大江冲沙能力不足,冲不胜冲.随着口门外的淤滩增大,又形成泡水,对航运更加不利。其次是。曾设想在口门右岸多开挖岩石,以改善口门流态.但模型试验证明,在这里挖多少,淤多少,徒增投资,无济于事。再次是曾经有人设想在口门右岸高处修建一座高压射水建筑物,此法对口门淤积虽稍有改善,但投资较大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大江口门的问题,可以用在大江航道增加冲沙次数和增大泄洪流量的办法全面解决。我们在研究保证二江泄洪闸的安全措施时,认识到需要尽力可能延长二江泄洪闸底板捡查维修加固时间,至少六个月.这就要求大江引航道再增加更多的泄洪量,使二江泄洪闸在一般洪水情况下,便于长时关闭,形成检修围堰。这时大江引航道就成为一个大的泄洪道了.随着这种泄洪能力的增强,不仅可以代替五孔泄洪闸的作用,同目还可把凸岸泥沙大量冲走,口门的淤积问题,也就不在话下了。在这里需要附带说一句,就是曾经、议论多年的大江船闸是否缓建问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就迎刃而解了。其理由我们将在后面另加阐述.我们现在的这些认识.在规划设计之初.许多是认识不到的。那时,我们只考虑到要总结第一期工程的经验,以更完善或改进第二期工程设计这么一个原则,想不到有这么多实际问题都可改进.通过实践,使我们的认识确实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在葛洲坝工程建成以后,对于河势将会发生的变化,最初,我们只是认识到,由于葛洲坝抬高水位,回水区泥沙颗粒变细,糙率变小,如前所述就是水流与河床摩阻力变小,这样河床坡降虽然变缓了,但仍能保持一定流速,使泥沙进出平衡,不至于把航道淤死,这·42·的逐步提高,进一步认识到水流流态与河床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修建葛洲坝工程以前,南津关一段天然河段,出现强烈泡璇和剪刀水,究其原因,是由于两岸犬牙交错的山嘴和急遽上升的河底地形。另外蓄水以后新出现的边滩沙洲也造成泡璇水。如果我们把那些阻水因素处理好,河床的形状改造得好,就可以消除或大大削弱这种泡羡和其他不利航行的流态.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蓄水以后水位抬高,河流的横宽加大对泡水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当河底水流上升受阻形成泡璇的时候,如果水深和河面横向展宽的宽度与水流展宽的角度相遇应,使得泡水在形成的过程中,在到达水面以前能够很快扩散,就可以基本解决泡水和流态闻题.基于这些认识,提出的南津关岩石河段整治工程的设计,设计尺度满足了航运部门对水流流态的要求.如图9。但是,通航以前有些人却不相信人们可以通过整治,改进南津关的流态,满足航运要求,而武断的说,南津关口门至引航道口门之间,不可能建成为正式航道,。南津关成了‘难进关’”.综上所述,我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而且这个认识过程的时间也有好几年之久,但我们的设计出图,还是走在了施工的前面。因为我们的设计工作在迫不得已情况下打破了一些常规做法,提出了虽然简单一点但抓住了解决主要问题的初步设计,这种形式和程序.有利于指导设计工作者在完成紧迫初步设计任务过程中,有时间认真做好各阶段的单项技术设计和施工详图,以适应葛洲坝这种特殊的复杂情况.不致因问题复杂得不到解决而拿不出图纸、也不致因没有精确的图纸而停工待图.把可能的被动局面.转变成主动了.四、有待于再认识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像葛洲坝工程如此复杂的问题,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只要基本做到善美就是很好的了,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首先在规划方面还有值得再探讨的问题。前面讲过葛洲坝工程在三峡工程修建前,单独兴建,单独运行,与原来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相比,性质完全变了,这样就既要考虑葛洲坝工程作为一个独立体,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又要考虑在工程建成以后,与将来修建三峡工程不致发生大的矛盾.当时,由于我们深信葛潍坝工程与三峡工程的关系,在五十年代所做的论证工作是正确的,可以作为葛洲坝工程设计的依据。那时我们确实无暇顾及再重新论证葛渊坝与三峡的关系。实践证明,当时我们集中力量单独进行葛溯坝规划设计工作并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确实也是够紧张的了。但这并不是说葛溯坝工程与三峡工程的关系,不能做任何少量改进.例如,葛洲坝工程的正常高水位,是否可能再提高一些,哪怕是一.二米,在葛洲坝单独运行的情况下效益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它对将来三峡电站的调度运甩是否会更有利,也值得探讨.可是当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葛洲坝工程部分基础已经建成,临时修改已来不及了.我国有旬俗话口q“事后诸葛亮”。从总结经验来说,也是有益的.其次,研讨与截流工程有关的各种设计方案的进一步比较。过去.从国外的水工情报中了解到,在许多情况下,截流都似乎很艰巨.但从解放以来我国自已的经验看,事情并不尽然.从葛洲坝工程截流,我们认为一般来说截流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经济问题.葛渊坝工程已完成的大江截流工程有可能选择更好一点的方案.例如将下游导渠再深挖一米至一米五,经初步计算可以使截流水头由三米二降为二米.这就大大简化了截流工程。如果将二江泄洪闸底板高程也降低一些就有如下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43·、一 l、,对二江泄水闸的安全是否有好处?泄水闸的安全问题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02、相应钓需要挖深导流渠道,可以改善电站排沙效果,所需增加投资.比之按现行电站排沙工程节麴的投资,在效益相等的条件下是否有优越性?3,如果设计施工体制已经改进,比如施工是投舔包工.截流方案全由设计单位负责研究确定,施工单位只是按图实施,在截流工程上可能钧节约与现行截流方案相比,简化的截流方案优越性如何?我们讲上述这种可能方案,+深挖导流渠和泄水闸所连系到的泄洪安全、电站排沙,简化截流的比较,意思是说,现行方案尚有改进的可能,并不是说已经有了科研成果。,再次,关于一期工程二江电站是否可以向左再增加几台早期发电的机组闯题,并且纵向围堰和大江电站接合部稍作修改。这些也有相当效益。但因为时间太紧,意见不一致,来不及深入研究了。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工程在今后运用过程中.有一些预见到的,但又不十分清楚又不+分急迫的问题,特别是下游的问题,必须注意监测,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解决.,至于泥沙淤积问题.总的方面虽已解决,但还难免有部分回流区的淤积,或回水区淤积部位的变化.在原设计中或在模型试验中看到的问题,都必须准备在今后,在水闸运用调度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和流量大小制订具体处理办法。有些机械制造不是在出厂之前试用完好后再运到工地,而是在现场试装试运转,这也难免在初期发生些小问题,有些新型号设备;往往需要经多年试运行检验制造质量水平。所有这些也包括第二期工程设计的改进,都必须经过试验研究.使我们的设计方案更加周密并有所提高。总之,解放以来我国基本建设经验证睨,一项工程要建设成功.必须首先把勘测科研规翔设计前期工作做好,使之符合客观自然法则。我们有许多工程潜力很大≯可以做到效益大增,投资大减,但由于对前期工作重视不够,不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道理;j而强调主观意志,不研究主观如何尽量接近客观自然法则。正是工程浪费或失败的症结所在.正反两个经验,。值得牢牢记取。+、五、民主与自然辩证法-+ i:“ l_.人们要认识自然规律,离开民主是不行的。回顾那些吃过亏的建设项目不单是科学技术水平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民主问题。只要认真集中全国智慧和国外可能得到的科技情报,,。科技水平问题不难解决。吃亏就吃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是由一个部订甚至只由几个人主观决定。、‘|、,‘为什么民主与认识自然关系如此密切?现就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认识.,’’、(一)民主作风问题从领导到全体职工,各级都要养成民主作风。换句话说各级都要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到底。如果有的领导同志办事唯意志论,丽他的下级又只是奉承迎念,这样一个队伍不可能认识客观规律,把工作做好。 r.(:)技术民主的标准问题搞工程建设科研设计讲民主,主要是指技术民主。所谓技术民主,就是讨论研究技术问题时,既要让人畅所欲言,;更要注重实际论证。因为许多技术问题在争论时就可以找到客观论据。或者试验成果,有了这个论据或成果就是有了标准≯本文前面提到,葛洲坝坝线是否移动问题有过的争论,当时有入提出“开抽屉9方案,·44 t即坝线不动.船闸位置下移,像开个抽屉一样。这个方案虽不理想,但是可行的.它清除了工作进程中的“栏路虎”,使我们争取时间尽早进行初步设计。后来.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证明不开抽屉也可解决问题.这样终于统一了认识,并改进了设计方案。通航方面另一个讨论了很久的问题,也是用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成果把不同意见统一起来的。葛洲坝工程设计存两条航道,三个船闸。这些建筑是不是一定要同时修建问题:也就是前文说到的大江船闸是否缓建,实际上也联系到大江航道是否缓建的问题。在技术委员会上展开了广泛讨论.一种意见认为,先建一条三江航道,有了两个船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满足客货运量的需要。缓建大江航道和船闸,可以减少投资一亿多元,多数同志认为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搞航运的同志耽心,缓建最后等于不建,可能影响长江航运发展≯坚持要求同时实施。技术委员会认为,第一期工程工期六七年,这个闾题有时间做充分论证;可以不必过早作出决定,但搞航运的同志始终十分担心。后来在研究’“静水通航,动承冲沙。的时候,进一步认识到这个动水冲沙的冲沙闸可以同时承担分泄洪水的任务,也证明了二期工程大江引航道,可以代替五孔泄洪闸和分汉河道等工程以后,大江航道就不是单一的运河。.同时也是霪要的泄洪冲沙水道。我们从增加葛洲坝工程安全出发,考虑加大大江分泄洪水流量任务,这样,泄洪道代替了引航道的投资,与船闸有关系的许多建筑物,即使船闸缓建也必须兴建。比如船闸与电站的隔墙、导水墙、冲沙闸等,纯属船闸的建筑,所需般资’数量不大。如果确定缓建,将来需要建设时,又得重建施工队伍,重修围堰,要额外增加..部分投资.因而节约已经不甚明显.而多一条航道多一个船闸作为备用,解决量江船阑万一发生事故,或其他意外也是有益的。这样主张缓建的同志,也不再坚持了。这就是船闸是否缓建阀题迎刃而解的道理。‘。,’’““+‘≯㈠’。(三)讲民主篓做到胸中有数既是讲民主,自然会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包括贬确的意见、不正确的意见.部分正确的意见和部分不正确的意见。因此一区别和分析这些意见、以吸取其有益于我们工程需要的智慧,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我们不能不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也不能不加分析的把什么意见都拿来应用。究竟怎样才能把那些有益于工程建设的智慧集中起来呢,这一点负责葛洲坝工程设计的单位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经验是成功的.长办本身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需的一百多个专业,具有各种专业的知识,除了在内部认真发扬民主,2进行各种方案的研究比较以外,还注重收集了解国内外有关工程的资料和科研成果,注意听取和请教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并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一资料。成果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工程可取的,7哪些是工程不可取的,当然也还有第三种选择,属于很有道理,但不够经济的建议。虽然不能立即采纳,还可视其对工程的重要性.继续加以考虑。该学习请教的就请教,该缓行的缓行,该拒绝的拒绝,从而把那些对葛洲坝工程真正有益的意见,资料、成果吸收过来j结合葛洲坝工程的实际,具体加以应用。在这里长办本身具有一百多个专业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重要.没有这个就没有分析和鉴别的资格和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资格和能力。才不致盲目地吸取错误意见,造成有害于工程,也才不致于把那种淹没在纷纭繁杂意见海洋中的真正有益意见给遗漏了。哪怕是很少一点正确的东西,我们都应努力吸收过来.长办在与各单位和专家的交往中,有个如何合作的问题要解决好,除要有认真的态度,虚心的精神以外,谦让的作风也不可:》。在民主运动中,没有一定的让步也就没有很好的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步也就是民主的一部分。在复杂的情况下,单位之间的意见常常很不一致,有些意见虽然不够正确,拒·45·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网址: http://www.zrbzfyjzz.cn/qikandaodu/2020/1120/389.html
上一篇:钱学森谈文艺学问题
下一篇:关于自然辨证法应用于税务部门公共管理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