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重建本体论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与争论的焦点。一种基本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是将合理内核辩证法与基本内核唯物主义相结合建构了辩证唯物主义,并将之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世界观取代了本体论,但其中的物质观依然是一种哲学本体论。基于对上述观点的反思与批判,学界逐渐形成了以科学实践观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消解了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是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核心,但这种观点又存在着滑入抽象主体性哲学的危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就是“消灭哲学”从而建构了强调客观规律性的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否认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蕴涵,实际上是将之曲解为一种非批判的、无根基的实证科学。本文在综合和反思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力图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但历史唯物主义并未抛弃本体论,恰恰是以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拯救并重建了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之中,以社会存在的客观性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从中解救出本体论,并以辩证法改造本体论,揭示了本体的社会历史性,实现了对人之现实生存与解放的本体论关照。
一、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存在重建本体论,实现了对人之现实生存的本体论关照
本体论问题,即“关于存在(on)的理论”,是传统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其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必然是本体论变革。这种变革既不是以实证科学去替代本体论,也不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取代另一种抽象本体,而是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存在消解了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终结了一切形而上学,使本体在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得以去蔽和显现。哲学是人之生存本质精神的自觉澄明,是人之生存价值诉求的理性表达。因此,作为哲学基础和核心的本体论必然有其深刻的人本学逻辑,其所研究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必然与人之生存须臾不离。然而,当传统西方哲学试图以知性范畴把握“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终极依据时,不可避免地陷入知识论哲学的二律背反之中,或以一种脱离人的抽象存在为本体,或以抽象的人之思维为本体,忽视人本身的现实存在方式。知识论哲学着眼于超越人之生存与社会生活之上的抽象思辨活动,建构的是一种凌驾于人生存之上的绝对命令,因而偏离了人对其现实生存的自觉认识与实践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就是通过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揭示知识论哲学对人的统治,破除对一切抽象本体的崇拜,从而确立此岸世界关于人之现实生存的真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反知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使哲学由知识论转向生存论,本体论由抽象的存在转向人之生存,尽管是意志、欲望等感性自然人的生存。海德格尔认为,“在总是此在之在”,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作为人的存在“此在”才能显现出来。他将传统知识论哲学视为“无根的本体论”,认为其错误地从给定的存在物(在者)出发揭示一般存在的意义,而真正能够揭示存在意义的本体论,即“基本本体论”,是从“此在”,即人之生存入手来把握一般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同样表现为“生存论哲学”转向,但相较于海德格尔等人又有着质的差别与特殊贡献。相较于抽象的非理性生存论,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在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寻求“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逻辑依据,从而真正为本体论奠定了人本学基础,使哲学真正回归于人之现实生存。知识论哲学或以人的有限理性去认识超验的无限存在,如理念、上帝或绝对,形成客观唯心主义;或以主观范畴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以思维取代存在本身,形成主观唯心主义,其根源都在于切断了存在与人之间的本体论关联,因而理念、上帝抑或精神、物质都是与人无涉的抽象存在。知识论哲学虽总体上肯定思维与存在之同一性,却忽视了二者同一的现实基础,导致混淆、颠倒,无法解决二者的关系问题,造成二元对立。可以说,揭示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才是拒斥形而上学、并从中拯救本体论所应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找到了二者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即作为特殊存在者人之存在方式——劳动实践,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决定了人的意识,而不是相反,因而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要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与传统哲学着迷于精神或物质的抽象存在不同,马克思把人的实践活动视为知识的前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以感性活动的实践观超越了抽象的自然观(物质),而且超越了抽象的唯心主义(精神),将本体论思考方式由实体主义模式转变为主客体间性的实践关系模式。实践同时遵循着物与人的双重尺度,本质上是人为的和为人的价值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成为思维与存在具体统一的合理形式和现实基础。实践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源泉,是其哲学变革首要的和关键的一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变革的开端及其优势就在于把一切现实的、与人有关的存在都当作实践去理解。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网址: http://www.zrbzfyjzz.cn/qikandaodu/2021/0207/433.html
上一篇:莎士比亚人物性格描写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
下一篇:推荐《进化论的过去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