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育法的启示
随着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当代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伯特尔·奥尔曼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在美国大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美国的大学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正在听取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存在的论述”[1]。为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成效,本文主要对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内思政教育的启示展开阐述。
一、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奥尔曼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要求明确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评价方式,注重马克思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教育者一定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曾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55奥尔曼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在授课之初就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将会影响我对材料的选择、我给予它们的重视,并将理所当然地影响我对它们的解释。”[3]132奥尔曼认为,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承担起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担。
其次,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评价方式。 奥尔曼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并非是一种知识性的教育,而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的教育,使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4]的教育。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就不能仅仅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奥尔曼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马克思原著,并要求其撰写读书笔记、学习日志等。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让学生阅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而且能使其对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
最后,奥尔曼重视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奥尔曼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并鼓励他们将其应用于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奥尔曼指出,我们必须掌握“资本家阶级对教育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的教育为学生传达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念、态度、情绪和相关的行为习惯”。他认为,为了有效地消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突出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辩证法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是什么、可能成为什么、不应成为什么,以及能为此做些什么”[5]序言3。因此,教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教授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二、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的启示
(一)提升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需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接受程度。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保证教师本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素养。但目前,许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师仅靠指定的全而粗的教材进行授课,将空洞的知识内容传达给学生,学生并未从中感受到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涵,更无法形成马克思主义立场。“要想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4],提升教育者的理论水平。
(二)呈现马克思主义教育评价方式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奥尔曼的评价方式无疑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由于马克思著作构成的复杂性,其思想很难在短时间被没有哲学基础的学生所把握,奥尔曼以其独特的内在关系辩证法内容重新整理和建构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并成为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奥尔曼将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撰写学习日志作为主要评价方式的方法,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效。由此,各高校可借鉴此评价方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考查学生对具体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引入阅读马克思主义专著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写下批判性的读书或学习日志,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教授辩证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深刻领悟到“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理论和实际统一,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强调真理检验标准与实践评价标准的统一,强调历史唯物论和历史发展观的统一。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人民利益标准为最高标准,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只有成为现实的方法,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法,才能落实到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当中,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力量,才会成为真正的辩证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使学生认识世界和消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各高校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突出和强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将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网址: http://www.zrbzfyjzz.cn/qikandaodu/2021/041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