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安居古城:印证时光美学中的辩证法
傍晚古城全景
随着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当前传统古镇旅游已开始显露“疲态”,甚至出现滞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古镇境况更加不堪。
小青砖、老青瓦,黄桷树、榆钱花,石墨盘、坝坝茶……走进铜梁安居古城,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涪江山水画徐徐展开,几乎囊括了游客对古镇的全部想象和所有诉求,堪称中国式古镇全须全尾、整头齐脑的范式。
立足“原乡风情”,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精心打好“乡愁牌”“生态牌”“人文牌”,全面点燃旅游消费热情,安居古城在铜梁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加快创建5A级景区,建成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不仅让一城灯火得以千年赓续,更从“活起来”走向“火起来”。
文化植入 强调价值本身也强调可消费性
古镇被誉为在地文化的活载体,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在我国,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的平遥、云南的丽江等,古镇旅游的兴起已长达20多年。
“文化观光型”是古镇旅游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定位地方民俗文化大看台,以原始建筑景观和人文风貌为核心吸引物,向游客展示最传统的民俗文化元素。
“此模式在古镇开发的初阶段的确惊艳四座,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铜梁区安居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可随着游客“审美疲劳”的出现,文化观光型古镇过度强调文化价值而非文化的可消费性,文化转化形式单一,景区静态呆板、旅游消费单一、停留时间短等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安居古城自隋朝设县(原名赤水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宫庙文化、翰林文化、抗战文化、龙文化等璀璨多姿。
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20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安居八景”——化龙钟秀、飞凤毓灵、波仑捧月、石马呈祥、琼花献瑞、紫极烟霞、关溅流杯、圣水晚眺让人叹为观止。徜徉古城,吊脚楼、老商铺、九宫十八庙……数量庞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如画卷般铺陈在眼前。
景区还因地处琼江、涪江交汇处,“危城三面水”,形成了“两江六岸”的独特自然风光。传说凄美的九龙石、鳄鱼石、青蛙石、骆驼石亘古不变,静心庇佑;安居国家湿地公园内,芦苇、草场广袤,水中野鸭嬉戏,空中白鹭成行……
“自然之造化、人文之厚重,成就了安居的资源禀赋,但我们的开发建设泥古而不拘古。”该负责人表示,在对古城的打造上,他们一贯重视文化植入,专门成立了安居古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多方搜集地方民俗、传统文化,定期出版安居古城景区旅游季刊,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居古城》、旅游书籍《龙凤呈祥·天下安居》等系列书刊,让古城文化跃然在纸上。
同时,古城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可消费性”,依托古城厚重的人文历史,在景区建成开放了刘雪庵音乐艺术馆、萧泉山书画展示馆、国学馆等文艺场馆;挖掘底蕴丰富的民俗文化,寻找传统文化手艺人、民间技艺老匠人,相继推出了县令出巡、水云龙、龙舞表演、花轿迎亲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古城记忆历历在目、民俗生生不息,进而丰富了游客触摸古城记忆、感知历史文化的体验,增加了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
业态创新 新场景托举起“诗”和“远方”
文化观光受挫,用什么力量让一座古城跨越时光,仍保持独有的灵魂和生机?
梳理国内外古镇旅游发展历程,不难发现,“2.0”版本——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开始异军突起。
该模式将文化与商业结合,引入休闲商业属性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结合古镇环境来营销独特的文化休闲消费氛围。商业的注入虽为古镇输入新活力,但实践中问题随之出现:文化商业创意滞后,业态雷同,导致同质化竞争突出;高度商业化使得大量异地商品、文化“侵略式”进入,本土原住民搬离,造成本地文化空心化和虚假化,古镇原真文化的魅力逐渐消失。
“业态植入是古镇可持续发展之要,除了对历史、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更要对引入古镇的新业态、要素、产品进行筛选,严格控制在空间承载力和精神承受力范围之内,实现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铜梁区安居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古城传统街巷、历史文化遗址等独特资源,他们推出了“农旅融合”新理念、引入了“智慧旅游”新业态,发展起“旅游养老”新模式,重点推出了安居“贡”字号系列旅游商品和安居记忆、安居故事系列老酒以及醉鹌鹑、鹅卵石拖鞋、翰林酥、手工面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实施了打糍粑、包粽子、拉麦芽糖、补铁锅等参与性高、体验性强的游乐项目,精心培育了明日见、红妃樱桃、白肉枇杷、不知火等多个乡村精品采摘园,真正让游客玩得开心、留得下来。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网址: http://www.zrbzfyjzz.cn/zonghexinwen/2021/0214/449.html
上一篇:提到去年春节,站台上的女孩突然哽咽……
下一篇:村里开心事更多